時間:2025-08-30 09:46 來源:中新網 閱讀量:10191
8月25日,網易財經發布一項測評內容稱:喜茶、奈雪的茶、爺爺不泡茶、茉莉奶白等多個現制茶飲品牌的產品中含有反式脂肪酸、膽固醇。針對該測評結果,很快喜茶發布一則《嚴正聲明》,強調稱“喜茶反式脂肪酸含量在被檢測的所有產品中‘最高’,恰恰證明喜茶使用了最多的真奶原料。”隨后相關話題受到網友關注,沖上了熱搜。
--> |
據悉,在測評的產品中,喜茶一款名為“烤黑糖波波牛乳茶”飲品的反式脂肪酸含量最高,達0.113g/100g。
記者注意到,這并不是反式脂肪酸相關話題第一次登上熱搜。此前,它可謂“臭名昭著”。現有研究認為,反式脂肪的主要危害是會顯著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因為其可能提高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同時降低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會導致動脈硬化和心臟病發作的風險增加。也正因此,很多人“聞反式脂肪酸色變”。
此次知名飲料回應反式脂肪酸含量最高的原因是添加了最多真奶原料,令眾多網友不由質疑:難道平常喝的奶里都有反式脂肪酸?
根據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專家委員會2012年發布的《中國居民反式脂肪酸膳食攝入水平及其風險評估》,天然的乳及乳制品平均含量為0.83g/100g。其中,液態乳和發酵乳的反式脂肪酸含量低于0.08g/100g,天然和人工奶油、黃油的反式脂肪酸平均含量高達2g/100g以上。
那么被檢出反式脂肪酸是否真的那么嚇人?“拋開劑量談毒性”似乎不妥。記者搜索后了解到,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關于“0反式脂肪酸”的要求為“低于0.3g/100g”。《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簽通則》中的相關規定也寫明,“≤0.3g/100g(固體)或100ml(液體)”可標注“無或不含反式脂肪酸”。
近年來,各式各樣的茶飲如雨后春筍般遍布大街小巷。“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外賣大戰囤三五杯奶茶”,喝奶茶似乎已經成為許多年輕人的日常習慣。消費者應如何控制反式脂肪酸的攝入量?泰康仙林鼓樓醫院內分泌科主治醫師張倩提醒,日常消費時養成看營養標簽的習慣很重要。就反式脂肪酸這一項而言,《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每天反式脂肪酸的攝入量應不超過2克。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公眾健康意識的不斷提升,現制茶飲行業也在積極響應更細致的健康需求。記者發現,2024年,上海就率先推出現制飲料營養分級標識制度,成為全國首個實施該措施的城市。多家茶飲品牌依據飲料中非乳源性糖、飽和脂肪、反式脂肪及非糖甜味劑的含量,將產品從A到D進行綜合分級,A級為推薦程度最高,D級最低,方便消費者做出更健康的選擇。
張倩認為,除了反式脂肪酸,奶茶中的脂肪、熱量和糖分同樣不容忽視,它們共同構成潛在的“健康威脅”。例如,含奶精的奶茶可能含有人工反式脂肪酸。此外,常用小料如珍珠、芋泥和布丁也會顯著增加奶茶的整體熱量。值得注意的是,即便是標注“不另外加糖”的奶茶,其本身含糖量仍可能超過15克。
聲明: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