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5-08-15 13:57 來源:新華網 閱讀量:7380
今年夏天,龍王山下的南京生物醫藥谷“鑼聲”陣陣。6月,創新藥企藥捷安康成功登陸港交所主板;僅隔月余,維立志博的上市鐘聲再次激蕩香江。這兩家同屬藥谷的明星企業接連“搶灘”資本市場,將外界目光聚焦到這片生命健康產業熱土背后的獨特培育生態。
一粒粒科創“種子”,如何在藥谷落地、成長、根植?
從探索科學發現的科技型中小企業,到擁有創新技術產品的高新技術企業,再到“小巨人”、瞪羚、獨角獸企業,最后到上市企業,在藥谷積極營造的創新生態中,企業正沿著這一成長鏈條漸次進化。以“梯度培育”賦能企業“跨度成長”,讓“藥谷上市軍團”加速崛起。
創新驅動 “科創種子”成為“參天大樹”
7月25日,維立志博成為繼藥捷安康后,藥谷今年上市的第二家企業。其基石投資者包括正心谷資本、高毅投資、騰訊、易方達等。
基石投資者,常常被其他投資者視為判斷企業是否值得長期持有的風向標,在企業IPO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不僅能增加市場對企業的信心,也能提高企業的關注度,增加“印象分”。
維立志博是一家處于臨床階段的生物科技公司,致力于創新療法的發現、開發及商業化。目前,公司有14款創新候選藥物,6款產品進入臨床階段,其中4款屬全球臨床進度領先候選藥物。
專注于腫瘤、炎癥及心血管疾病小分子創新療法的藥捷安康,也建立了6款臨床階段候選產品及1款臨床前階段候選產品管線,大多具有首創性潛力。這就意味著,未來幾年,產自藥谷的新藥,將持續閃耀世界舞臺。
六七兩月“好事成雙”,不僅映射出創新領域的蓬勃生機,更體現了資本市場對藥谷企業創新的高度認可與積極擁抱。
藥谷的創新“家底”不止于此。 目前園區匯聚近1300家企業,自主培育上市企業達7家,目前上市儲備庫中23家“種子選手”整裝待發:艾美斐、應世生物、馴鹿生物等企業排隊闖關IPO,科技含量高、創新能力強、成長速度快、發展潛力大,是這些“上市后備軍”最鮮明的特色……充足的后備力量,印證了園區創新生態的蓬勃生機。
梯度培育 “后備力量”呈現“百花齊放”
企業上市的“藥谷速度”,折射出園區服務的效度。
針對企業在創辦期、初創期、成長期、成熟期等不同發展階段,園區分門別類地提供建議、指導,為企業定制覆蓋全生命周期的“成長路線圖”。藥谷貫穿全階段的專業輔導,確保企業在每個發展節點都能借力政策東風,加速躍升。
一直以來,藥谷堅持培“大”育“強”扶“小”,分門別類建立階梯式的政策引導和幫扶機制。梯度有次、充滿活力的培育體系,讓不同發展階段的企業找到成長坐標。
今年4月,省再擔保集團牽頭做園區擔保的試點,為藥谷特定產業集聚場景推出金融產品——“鑫藥貸”,通過免除抵質押等反擔保措施,解決藥企因抵質押物欠缺產生的融資困境。
園區召集企業與金融機構座談,企業面對面提出需求,銀行為園區企業定制金融產品。今年6月,作為藥谷“鑫藥貸”首家授信企業,科德生物成功獲得500萬元專項授信額度,直接用于加速企業核心在研產品線的推進。
在上市沖刺階段,園區針對擬上市企業,實施“月度走訪、清單管理、部門聯動”,將企業的困難帶回來,一起想辦法,為企業排憂解難。江北新區管委會、新區生命健康辦相關負責人也帶隊上門走訪服務,協調解決股改備案、數據合規出境等問題,并對接金融部門鏈接上市資源。
“藥谷上市后備軍”艾美斐醫藥,成立9年多,已有5款產品進入臨床階段。專業上的事“手拿把攥”,但在面臨高企復審時卻犯了難。“高企復審是上市的重要資質,企業主要對政策掌握不夠、研究不透。”園區工作人員介紹,為此,藥谷安排專業人員分類提出解決措施,幫助企業完善申報材料,提高申報質量。
不僅如此,艾美斐簽下海外技術授權BD訂單,園區協調新區科創局、投促局進行備案,以便持續享受稅收優惠政策;上市前涉及工商信息變更,聯動新區行政審批局進行變更……涉及企業上市前遇到的每個問題,藥谷都在發力。這種“一企一策”的精準服務,成為企業上市路上的“加速器”。
高效協同 “長期主義”助力“全速競跑”
自去年年初得知藥捷安康有上市計劃后,藥谷第一時間便上門跟蹤進度、解決難題。“不只是上市前的沖刺,可以說,我們發展的各個階段都有藥谷的身影。”藥捷安康相關負責人表示。
在小分子創新藥領域,質譜儀、測序儀等儀器設備購入、維護的成本很高。“成立初期,藥谷就通過生物醫藥公共服務平臺資源整合或是購入設備,再以租用方式對我們開放,讓我們用很少的費用就快速進入研發階段。”藥捷安康相關負責人說道。
企業上市是系統工程,藥谷深諳“獨木難成林”。其成功密碼,還在于高效聯動新區各部門,將服務陣地前移,合力打通堵點。
近日,富翰醫療也有好消息傳來。這家專注于兒童眼科高精診療器械研發的企業,完成了數千萬元融資。不久前,其自主研發的科瑞瞳KRS-01還“落戶”南京兒童醫院等展開應用。
企業上市需要大量支撐力才能爬坡過坎、破局前行。對于醫藥行業企業來說,研發管線的加速推進,是企業上市的重要支撐。
加快產品上市,落地藥谷園區的省藥監局審評核查江北新區分部是一支重要力量。扎根園區,將服務“更往前一步”。
“富翰醫療的產品多為業內首創,在審評環節缺少可參考的經驗。”江北分部審評科相關負責人介紹,為此,審評科選擇提前介入服務,幫助企業在諸多政策、技術、復雜流程中,找出“快速路”。
普立蒙的縫合線、超維景的雙光子顯微鏡、首量醫療的高頻手術設備……自落地以來,江北分部已完成產品技術審評發補加上報共1760件、企業現場核查309件,為先聲藥業、馴鹿生物等企業產品加快上市提供便利化服務,也成為企業上市的“隱形助推器”。
技術新、療法新,因為“跑得快”,企業的訴求也很新,某種程度上,也在“倒逼”服務流程的新。
馴鹿生物的“福可蘇”,由于治療方法的特殊性,運輸過程涉及進出口通關、安檢、航空運輸等多個問題,傳統方式很難滿足時效性和溫控等條件。
得益于出入境特殊物品多部門聯合監管機制,企業提出相關需求后,新區就會組織多部門會同行業專家召開風評會,并將風評報告提交至海關。一次性審批、多次執行,大大提高了通關效率。企業也將通過“南京生產、供應境外”的創新模式,持續推進國產CAR-T藥物的國際化布局。
高成長性企業的“增量”,是感知區域發展活力的重要指標。亮眼成績的背后,是一條清晰的培育路徑:
以創新企業為核心,以梯度培育為骨架,以跨域協同為血脈。在新區“四大行動”的提速下,藥谷以系統性思維和精準化服務澆灌的企業梯隊,隨著更多“上市生力軍”從后備庫走向資本市場,藥谷的創新引擎將持續轟鳴,驅動中國生物醫藥產業駛向更廣闊的深海!
聲明: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