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5-08-23 06:40 來源:中新網 閱讀量:5117
長沙晚報全媒體記者 楊蔚然 通訊員 張璋 李萍
近日,在湖南航天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病房,本已進入病情穩定期的一名患者,血氧飽和度直線下降,這是怎么回事?經過醫生反復檢查、分析,原來是一個常被忽視的“隱形殺手”——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所造成。什么是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其危害及造成的原因是什么?預防從哪些方面著手?湖南航天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主任、主任醫師周治平為大家解疑釋惑。
患者病情平穩,血氧飽和度卻突然下降
近日,湖南航天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病房,監護儀刺耳的警報聲驟然響起,屏幕上醒目的“70%”在閃動,42歲女患者的血氧飽和度正直線下降。值班醫生心頭一緊,這個因“肺部感染”住院的中年女性,此刻本應是治療后的平穩期,其血氧飽和度反復掉進“70%”的深淵?原因何在?
--> |
醫生聚精會神掃過監護數據,指脈氧夾正確佩戴在她手指上,不是測量誤差,最終目光落在了患者臉上,她眉頭緊蹙,嘴唇青紫,明明呼吸非常費力,卻并未真正醒來。令人意外的是,她的呼嚕聲時斷時續,憋氣后又猛地倒抽一大口氣……終于真相大白:這驚心動魄的“血氧報警”,并非肺部感染造成,而是暗藏在深夜里的“隱形殺手”——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所致。
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健康的“全能型殺手”
周治平解釋,睡眠過程中,由于阻塞等原因導致呼吸氣流停止,即睡眠中憋氣、呼吸停止,持續時間超過10秒鐘或氣流量低于正常20%,即為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
其發病機制,可能是完全或不完全的上氣道阻塞,可引起間歇性低氧、高碳酸血癥以及睡眠結構紊亂,并可導致高血壓、冠心病、心律失常、腦血管病、認知功能障礙、2型糖尿病等多器官多系統損害,因而被稱為睡眠和健康的“全能型殺手”。該病作為一種慢性進展性疾病,患病人群比沒有該病癥的人群猝死率高3倍。
其典型癥狀包括睡眠打鼾,伴反復發生、憋氣后又猛地倒抽大口氣的狀態;晨起口干、頭疼;白天困倦、嗜睡、夜尿增多等;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下降、易怒、焦慮或抑郁等精神癥狀。
伴隨癥狀,患者可出現多系統損傷的表現。
如心血管系統,可出現血壓升高、心律失常等,甚至出現心源性猝死;內分泌系統,可出現胰島素抵抗、糖代謝異常、代謝綜合征等;呼吸系統,可誘發呼吸衰竭、加重哮喘,還可引起難治性慢性咳嗽、肺動脈高壓、肺栓塞、肺間質疾病等,患者可伴隨胸部不適感、窒息感;泌尿生殖系統,可出現夜尿增多,成人性欲下降、勃起功能障礙等;消化系統,可出現反酸、肝功能受損等;神經系統,可出現兒童注意力、認知能力下降,成人可出現焦慮、抑郁等情緒狀態。
肥胖是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的重要誘發因素
周治平介紹,多種因素引起的上氣道狹窄或維持開放功能的能力下降,是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的形成原因。
如果氣道被完全阻塞,就造成呼吸暫停。影響此過程的主要誘發因素包括以下內容:
肥胖,是該病的重要誘發因素,尤以向心性肥胖為主,而該病本身又可加重肥胖。
鼻部相關疾病也是誘因,如鼻中隔偏曲、鼻甲肥大、鼻息肉、鼻腔腫物、腺樣體增生、軟腭松弛、懸雍垂肥大、咽腔狹窄;舌體肥大、舌根后墜;喉氣管軟骨軟化;頜面部發育畸形等。
年齡和性別,成人患病率隨年齡增長而增加;男女患病率的比例約為2:1,女性絕經后患病率明顯增加。
家族史,本病具有家族聚集性。遺傳傾向可表現在兒童腺樣體過度增生、顎扁桃體肥大、頜面部結構變異、肥胖、呼吸中樞敏感性等方面。有家族史者的患病危險性可增加2~4倍。
飲酒與藥物,飲酒或服用鎮靜催眠藥物,可誘發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
吸煙,可通過上氣道的慢性炎癥及睡眠一過性戒斷效應,引發或加重該病;環境中污染物、二手煙也是兒童患此病的誘發因素。
其他相關疾病,如腦血管疾病、充血性心衰、內分泌疾病、聲帶麻痹、腦腫瘤、神經肌肉疾病、咽喉反流、上縱隔腫物等,可通過影響氣道結構或神經功能,進而引起或加重該病。
預防:減重、戒除煙酒、盡量做到側臥位睡
如果懷疑自己有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怎么辦?周治平表示,需要到醫院完善多導睡眠監測,這是確診本病的金標準。它可記錄睡眠時的腦電、心電、肌電、眼電、胸腹呼吸、鼾聲、口鼻氣流、血氧飽和度、肢體運動、體位等生理信號以及音視頻數據,判斷有無低通氣、呼吸暫停情況等。
確診后,輕癥患者建議從飲食、體位等多方面管理,比如通過減重、戒煙戒酒、慎用鎮靜催眠藥物及其他可能引起或加重呼吸暫停的藥物、避免過度疲勞等,還可以通過側臥位減少舌體后墜。對于中、重度患者,需專業的醫生充分評估病情后,選擇不同的治療方法,目前治療方法包括呼吸機治療、手術治療和口腔矯正器治療。
預防上,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管理好體重:肥胖是首要可改變的風險因素,尤其是向心性肥胖。脂肪堆積會壓迫上氣道,導致塌陷。體重指數BMI宜為18.5~23.9,男性腰圍小于90厘米,女性腰圍小于85厘米。
戒除煙酒:盡量避免鎮靜藥物,煙草可損害呼吸道黏膜,加重炎癥和水腫;酒精及安眠藥致咽喉肌肉松弛,加重氣道阻塞;睡前4小時內禁酒。
注意睡眠體位:訓練側臥睡姿可減少舌根后墜,改善通氣,也可專用體位枕輔助。
疾病管理與高危因素干預:如鼻咽疾病,鼻中隔偏曲、鼻息肉、腺樣體/扁桃體肥大需手術矯正;內分泌疾病,甲減需補充甲狀腺素;肢端肥大癥需控制生長激素等。
聲明: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