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5-08-11 11:23 來源:投資界 閱讀量:12328
2008年,一位來自山西朔州的85后年輕人,在中關村一間僅 40 平方米的小辦公室里,悄然開啟創業之旅。起步資金來自他爹,掏出4億元支持他創業。
他便是張晉芳——集創北方創始人。2025年,拉斯維加斯的MSG Sphere球形巨幕上,16K環形LED屏綻放出色彩,其背后的“中國芯”,就來自集創北方。
顯示芯片,這個隱藏在每塊屏幕背后的隱形戰場,正因三大趨勢迎來爆發:
1、視覺革命:超分辨率算法、高刷新技術讓低畫質“起死回生”。
2、車載屏的“軍備競賽”。
汽車屏幕越來越多,質量越來越高,是支撐著這場競賽的底層需求。奔馳S級的OLED屏、阿維塔07的Mini LED尾燈,催生全球車載芯片市場6.5%的年增速。
3、國產替代窗口期。
長期以來,車載顯示驅動芯片市場呈現出較為明顯的外資主導格局,但最近幾年,種子選手陸續顯現。
-01
集創北方創始人是張晉芳,是山西教場坪能源產業集團實控人張來拴之子。
2007 年,*代 iPhone 發布,他經導師指點后,瞄準了人機交互、顯示芯片的發展前景。2008 年,張晉芳拉來 4 位同學,在中關村租下一間 40 平米的房間,成立了集創北方,其父親為他提供了 4 億元資金支持用于研發。
創業初期,張晉芳率領團隊把 “通信工程的原理運用到了觸摸屏上”,研究出 “LCD 屏幕過濾噪音干擾技術”。該屏的觸控體驗更精準,降低誤觸、漏觸概率。
目前為止,集創北方的主攻方向是:顯示驅動芯片研發,產品線覆蓋LCD、OLED、LED、AR/VR、車載顯示等技術,涵蓋面板驅動、電源管理、LED驅動與TDDI、SoC集成等核心環節。
根據Omdia數據,其智能手機LCD驅動芯片,全球市場份額為18.8%,排名全球*;大尺寸顯示驅動芯片中國大陸廠商* ;LED顯示驅動芯片全球市占率超過45%。
此外,在面板電源管理芯片領域,在中國大陸顯示面板電源管理芯片的市場占有率中,集創北方位列全球廠商*名。
2021年底,集創北方完成E輪融資,獲海松資本領投,并引入小米、vivo、華為哈勃、京東方等產業資本,融資款超?65億元,投后估值約?314–320億元人民幣。
目前,顯示面板產業鏈及芯片價格正顯著回升,DDIC價格較底部反彈 10%–20% 。加上AI、車載、VR/AR等新應用提振下游需求,本地顯示芯片迎來“小打大穿,國產先行”的戰略機遇。這次IPO顯然踩中了產業右側拐點,加上此前退出IPO是為“乘風而上”,可謂見招拆招、未雨綢繆。
02
集創北方所在的行業是:顯示芯片。進化的主線大約圍繞以下幾條。
1、高分辨率與高刷新率需求。
目前顯示技術在分辨率方面正朝著高于 8K 的方向突破,10K、12K 等更高分辨率的顯示產品已開始出現,未來甚至可能會邁向 16K、32K。
就刷新率來看,180Hz 刷新率目前占據主導地位,份額為 32%,但略有收縮。144Hz、165Hz 等傳統主流刷新率產品市場份額同比下滑明顯。而 200Hz、240Hz 產品占比分別提升至 9% 和 16%,300Hz 產品從去年近乎0%躍升至5%。
未來幾年主流刷新率有望提升到 300Hz-480Hz 甚至更高。
2、低功耗。需求主要來自可穿戴設備、手機顯示器,低功耗可增加續航。
眾多芯片廠商已積極投入低功耗顯示芯片的研發與創新。以昇顯微的 SD3302 顯示驅動芯片為例,據相關產品資料顯示,它采用國內先進的 40nm 工藝制程,相比常見的 90nm、80nm 等工藝,邏輯電壓更小,這直接帶來了功耗的降低。
在智能手機方面,亦是如此。
榮耀 100 搭載的奕斯偉計算 OLED 顯示驅動芯片 EPD8818,根據電子發燒友網報道,該芯片支持不同亮度下屏幕調節,在低于電壓設定點時及時補足電壓,精準調控,降低功耗。
3、車載屏幕。
從顯示部件增多的趨勢來看,IHS Markit 數據顯示,全球汽車平均顯示屏數量正穩步上升,預計到 2026 年,每輛車的顯示屏數量將從當前的約 2.5 塊增加至 3.5 塊 。
在顯示效果、色彩與解析度方面,消費者對車載顯示的要求已與消費電子產品看齊。以高端車型為例,奔馳 S 級的中控屏和儀表盤,采用了高分辨率OLED 屏幕,分辨率高達1920×720 及以上。
03
對于新玩家來說,相對較大的新機會可能是:車載顯示驅動芯片。原因有幾個。
首先是增量市場足夠大,這不必贅述。調研辰宇信息咨詢數據也顯示,2022 年全球汽車芯片市場規模大約為 1645 億元,預計 2029 年將達到 2733 億元,其中驅動類芯片需求占比頗高。
其次,這是一個亟待突破的國產替代賽道。
此前車載顯示驅動芯片市場主要被聯詠科技、奇景光電等中國臺灣廠商占據,大陸廠商雖有發展但市場份額較低。
例如,2022 年全球大尺寸面板 DDIC 市場中聯詠科技以 23.9% 的份額引領市場,奇景光電等也占據較大份額,而中國大陸企業——奕斯偉和集創北方,市場份額分別僅為 6.7%、6.3%。
英唐智控就是國產替代的典型案例。
2023年,它與美國新思合作切入車載顯示領域后,發展迅速,2024年8月車載屏幕 DDIC 產品完成批量訂單交付,2024 年 12 月車載TDDI 芯片也進入量產并完成海外批量訂單首次交付,打破了境外廠商對國內市場的壟斷局面,2024 年其芯片設計制造板塊營業收入同比增長 25.12%
集創北方也推出了車規級顯示芯片,其自主設計生產的車載 Mini LED 直顯驅動芯片以及車載 TDDI 顯示驅動芯片已實現量產上車,填補了國內相關領域的空白。
本文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聲明: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